烏篷船是紹興水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是古城紹興的形象標志,因此,烏篷船旅游服務的優質與否直接影響和代表著紹興城市的形象。而以烏篷船為景區特色資源的東湖景區早在80年代就開始了烏篷船觀光游覽,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景區“坐烏篷 品黃酒 看社戲”的活動品牌,深受中外游客的好評。2012年,景區一改原先烏篷船承包經營的模式實現自營,并在日常管理中從強化監督管理、重視游客反饋等方式入手,通過經營管理制度、日常船工考核細則、烏篷船旅游服務規范等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執行,借助考核平臺,使得船工服務的規范性及優質性有了明顯地提升。在此次紹興旅游標準化城市創建工作中,東湖景區作為試點單位受邀參與了紹興市《烏篷船旅游服務規范》的地方標準制訂工作,景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東湖景區烏篷船服務接待水平,同時也為紹興烏篷船旅游服務質量的進一步規范、統一出一份力。
根據紹興市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工作要求,東湖景區按照《試點任務書》細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在借鑒相關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對景區現行的《烏篷船旅游服務規范》進行了提檔升級,通過明確、規范烏篷船服務過程中的管理要求、人員職責、服務質量、安全保障等環節、流程,提升烏篷船接待水平,并重點突出了服務與安全兩大主題。目前《規范》初稿已形成,正在向市旅委、市旅游集團、市港航部門、水城旅游公司、柯巖景區、鏡湖濕地景區、會稽山旅游公司、海外國際旅行社、中國旅游研究院標準化研究基地等主管部門、同行單位及專家教授間征求意見、懇求指導。下一步,景區將結合這些單位的反饋意見,對《規范》初稿做進一步地調整及精簡,使其更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我市烏篷船旅游行業的實際;后期,如通過專家評審、確定、質量部門公布等環節,東湖《烏篷船旅游服務規范》有望成為紹興烏篷船旅游服務的“作業手冊”。
在施行規范的同時,景區不忘對烏篷船文化內涵做好展示與挖掘。從傳承發揚紹興烏篷船的地域文化著手,與紹興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展開烏篷船合作保護項目,目前已經合作設立“烏篷船制作技藝展示基地”,下一步,景區還將與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繼續合作并聯合市海事部門共同合作設立“烏篷船駕駛培訓基地”,通過規范烏篷船制作、船員培訓等環節,提升形成烏篷船系列標準,以進一步保證《烏篷船旅游服務規范》的實施;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對船工隊伍的建設,招收年輕船工為日趨老化的船工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逐步實現船工形象的“變身”,使船工不僅是簡單意義上會駕船的師傅,還是烏篷船這種地域文化、非物質遺產的傳承者與展示者。東湖景區也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助推紹興烏篷船“化繭成蝶”,成為東方威尼斯的剛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