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預訂
掃碼預訂

周恩來紀念館由周恩來祖居、風范園、紀念廣場組成,是開國總理周恩來先輩們的世居之地,展示了不朽旗幟、杰出楷模周恩來生平事跡、勤政廉潔的精神風范,現為省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省紅色之旅經典景區、省黨員教育培訓基地。

周恩來祖居大廳錫養堂位于紹興周恩來祖居第二進,是周氏族人舉行祭祖、婚娶等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現辟為瞻仰廳。大廳正中的周恩來戎裝漢白玉雕像,充分展現了周恩來當時的風采。雕像前楹聯“為國為民孺子牛,任勞任怨絕代尹”是由開國上將張愛萍將軍所撰。雕像后楹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體國經野輔世長民”,是1964年冬由我國著名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書贈給周恩來總理的,現由趙樸初先生補書

懷賀亭懷賀亭坐落于賀秘監祠內,為江南庭院式建筑,亭前一池悠悠清水,亭內楹聯“勸酒宸庭仙姿落落,鐘情鏡水野服飄飄”生動展現賀知章疏狂灑脫形象,造出獨特的文化氛圍,讓人仿若穿越時空,領略唐代文人風雅

千秋樓千秋樓飛檐翹角、氣勢恢宏,雕梁畫棟間盡顯古樸典雅。樓閣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千秋樓”三字,字體蒼勁有力。下層正中間的匾額上則寫著“抱樸含真”四個字,傳達出一種質樸自然的意境。兩側柱子上楹聯內容為“禮學之司文章之苑,學優藝博才思高遠。”字里行間流淌著對這位大唐詩人的追思與敬仰

“大唐風流賀知章”陳列展“大唐風流賀知章”陳列展位于紹興賀秘監祠內,詳細介紹了賀知章從年少求學,到科舉入仕,在朝堂上施展才華,與李白等文人雅士交往,以及最終告老還鄉的精彩人生歷程

賀知章坐像賀知章坐像位于賀秘監祠第二進。銅像雕琢細膩,賀知章身姿挺拔,身著唐朝服飾,線條流暢自然,展現出那個時代的獨特韻味。銅像背后,是毛主席手書《回鄉偶書》

賀秘監祠賀秘監祠位于紹興市區勞動路277號“周恩來祖居”西側,系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的行館,現為紀念詩人的場所。始建于唐代,在宋代和明代都進行多次重建,最近一次于2001年重修。修建后的賀秘監祠祠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由崇賢堂、千秋樓、懷賀亭等組成,是紹興市區唯一一處仿唐建筑

西廂房祖居第二進的小堂前,是周家用來會見內眷的地方。“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廳中的這副對聯是周貽賡用來教育晚輩的治家格言,要求晚輩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聯由紹興著名書法家沈定庵先生補書

周恩來紀念廣場周恩來紀念廣場面積為1500平方米,在1998年周恩來百年誕辰時所建造。廣場正中肅立著周恩來銅像,背面為大型漢白玉照壁,上刻“努力學習,精益求精”八個周總理手跡鎏金大字。現為舉行各類活動(紀念活動、黨員活動、研學游)的場所

周恩來紀念館出口區域古雅建筑前,周恩來半身銅像佇立,身旁石碑鐫刻著“為人民服務”的不朽誓言。幾盆綠植點綴,更顯莊嚴靜穆,這里是緬懷總理、傳承精神的無聲課堂,讓每一位駐足者,都能在歷史的厚重與信仰的熾熱中,重溫他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一生,汲取奮進力量

周恩來紀念館出口周恩來紀念館,門楣匾額莊重,楹聯“武韜文略興華夏,亮節高風昭日光” 凝練敬意。內有“風范園”匾額,匾額下方周總理的巨幅照片上書寫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似能回溯總理與故鄉的深厚羈絆,從他返鄉播撒革命火種,到生平事跡承載的家國擔當,都在這傳統建筑空間里靜靜訴說,引導參觀者于一磚一瓦、一匾一聯間,觸摸歷史溫度,感悟不朽精神

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風范園”,始建于2001年,2018年在周恩來誕辰120周年之際,全新改版布展,以《不朽的旗幟——黨風楷模周恩來》為主題,圍繞“不忘初心、堅守信仰,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熱愛人民、勤政為民,自我革命、永遠奮斗,勇于擔當、鞠躬盡瘁,嚴于律己、清正廉潔”六個杰出楷模展開,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資料,展現周恩來總理的偉大精神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