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國晚報總編看水城”紹興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鑒湖和環城河,來自全國150多位晚報總編們坐船欣賞兩岸美景,實地感受水環境綜合整治給水城紹興帶來的變化。
“鑒湖的美,美的讓人不想離開……”
“春夜里又聞酒香悠悠,月光下又見烏篷起櫓……”毛阿敏的一曲《找回鑒湖》描述的詩畫紹興,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早上9點,各位總編從鑒湖文化園碼頭上船后,船一路向西,從鐘堰遺韻到快閣攬勝,從鑒湖詩郎到畫橋公園,從山陰古道到陸游故里,鑒湖兩岸的美景盡收眼底。
途中,我公司講解員向各位總編介紹了鑒湖沿途的風光以及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整體情況。從2009年開始,市政府就啟動了這項投資9.7億元的系列工程,對全長5.35公里的鑒湖兩岸水環境展開了綜合整治,規劃整治面積達125.92公頃,沿線建成了鐘堰遺韻、快閣攬勝、鑒湖詩廊、畫橋公園、柳西采風等景觀,通過水系整治、文化遺跡保護、景觀建設等工程,改善了鑒湖周邊生態環境,實現了“水清岸綠、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宜居宜業宜游現代水城新格局。
經過壺觴大橋后就是壺觴村,村民依河而居,至今還過著枕河人家的生活,令各位總編們也羨慕不已。“這樣的生活真是很愜意,紹興真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鑒湖的美,美得讓人不想離開。”《玉林晚報》副總編陳瑜說。“鑒湖兩岸的風景真是太美了,紹興有這樣的基礎條件,還能這么好地開放與利用,怪不得能吸引這么多游客到紹興來。等這些工程都完工后,我一定抽空再來紹興好好看看。”《遼沈晚報》記者曲宏說。
途中,我公司還專門邀請了專業越劇演員進行表演,聽著纏綿的越劇,看著沿途的湖光山色,總編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水城紹興的魅力。
“大美紹興,夜色更美……”
晚上,全國晚報總編看水城活動最后一站,來到環城河邊的稽山公園又一村碼頭。總編們從這里上船,夜游環城河。
8點,一艘艘畫舫徐徐啟動,沿著環城河一路前行。“今天我們游覽的環城河全長12.5公里,環城河有紹興母親河之稱,它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我公司講解員一邊給老總們講解著環城河的歷史,一邊介紹著沿途的景點以及有關紹興的人文故事。經過鑒水苑時,一出“大美紹興”大型燈光秀表演正在上演。老總們凝神欣賞著每一個篇章,不僅了解了古城歷史悠久、名人薈萃、鐘靈毓秀的一面,也了解了古城今日的經濟和文化的輝煌成就。“這是我第一次來紹興,這兩天已經感受到了古城之美。可是,直到今天晚上來到紹興的環城河邊,才發現這座水城還有更美的一面。”《十堰晚報》總編輯胡慶東感慨萬千。
青年作家胡竹峰認為,大美紹興名副其實。胡竹峰說,這已經是他今年第三次來紹興,他覺得每次來紹興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這次夜游環城河,更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感受。“紹興的美需要慢慢品味,是作為一座水城獨有的魅力。大美紹興,夜色更美,這次紹興之行給我的創作帶來了靈感,我要把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游記,讓更多的人了解紹興。”胡竹峰說。
紹興是一座水城,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在這座城市中,水和文化融為一體,展現出水城別樣的韻味。通過本次活動,全國各大晚報媒體對鑒湖、環城河等進行了全面的報道,讓全國更多的觀眾了解和感受了紹興“東方威尼斯”的獨特魅力。
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