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旅游集團組織的關于“寫作與思考“的講座培訓會。本次培訓由原總工會辦公室主任董柏云老師授課,授課內容全面,新穎,實用。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對新聞寫作的了解,對我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培訓開始,我們首先了解了文化旅游宣傳報道的相關知識。《紹興文化旅游報》是由市旅游集團主辦的一張報紙,我曾經也在《文化旅游報》中發表過幾篇文章。如《清水越城,靈性紹興——環城河管理有限公司治水側記》、《姚遠副市長調研內河烏篷船水上游線》、《增強高度自覺 時刻牢記目標 盡好河長職責——馮建榮副市長召開環城河“一河一策”綜合治理方案實施會》等。新聞專業畢業的我,對新聞寫作并不陌生。要在這張報紙上發表文章,首先我覺得選擇題材很重要。工作之前,我曾在紹興日報社實習過,報社工作是既求“質”又求“速”的。首先來說說“質”,“質”就是質量,就是稿件的靈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稿必須有好的題材,采取精華,方能信手拈來。再說說“速”,以前在晚報實習的時候,如果上午有采訪,比如有時候9點的會議,必須在極短的時間把稿件寫出來,因為晚報是11點截稿的,這非常鍛煉一個人的快速反應能力。所以現在,現在一般的簡訊我半個小時就能寫好,我想這和我在報社實習過是分不開的。其次,我覺得文字功底很重要。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不僅要能夠提筆寫文章,而且要帶頭把文章寫好。寫作雖然只是一項參謀性、服務性、保障性的文字工作,但卻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綜合性很強,對于能力素質要求很高,要想干好也不是那么容易。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和寫作能力,增強文字功底,細心謹慎,字句推敲。最后,我覺得必須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因為學過新聞相關知識,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的,只有細心觀察,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新聞敏感性才會越來越強。
目前,我在單位主要負責的是各類文字工作,我覺得文稿既是一個單位的工作的載體,也是各項工作的推動力量。沒有文稿寫作,工作寸步難行。但是自古以來,為文者勞心,辦事者勞力。體力勞動,累了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恢復,而腦力勞動,疲勞了恢復起來則要緩慢而艱難得多。其實,誰都知道寫文章是苦活、累活,是為人作嫁,是幕后英雄。而且,文稿寫作水平,是一個單位的臉面形象。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強理論學習和寫作能力,勤讀書,勤練筆,多學習他人的優秀作品和寫作經驗,我覺得這是我今后應該努力的。寫得很好,真實的寫照,辛苦了。
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