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宮博物院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徐渭感映藝術大展自4月9日亮相第三十二屆蘭亭書法節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及書畫愛好者一致好評。4月11日上午,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姜寶林先生帶著《美術報》其書畫高研班學生一行32人專場到蘭亭書法博物館,觀看徐渭書畫作品。
姜老師一行首先觀看了多媒體感映展,感受徐渭生活的點滴,尤其是關呼其詩文書畫方面的內容。接下來,姜老師重點就展出的22幅徐渭書畫作品向隨行的學生進行逐一點評。主要就潑墨寫意畫中用筆用墨及造型進行講解。徐渭的寫意花卉驚世駭俗,用筆狂放,筆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創水墨寫意畫新風。在造型過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筆力融合在一起,筆所到處,無論是長線短線,或是點和塊,都可以成為感情活動的痕跡。
作為一個有著深厚傳統功底,又有著新的審美觀念、情趣的畫家,姜寶林老師幾十年來一直不斷求新求變。在山水、花卉創作上不斷翻新章法、意境,甚至把山水形象圖案化、幾何化,但始終不放棄筆墨。因此他的“積墨山水”,結構單純、點畫率直、墨色滋潤、境界深秀,省略了敘述性細節、突出整體意象,但仍保留著渾厚華滋的筆墨。
聽聞蘭亭書法博物館在今年書法節期間舉辦了徐渭書畫作品展,并且特地從故宮博物院借到部分徐渭真跡,供觀眾欣賞,姜老師興致頗濃,隨即組織學生前來觀展。姜老師稱贊蘭亭書法博物館將此次展覽做的如此精細,他說:“能夠把國家珍貴的書畫作品和文物通過展覽的方式,讓廣大觀眾認識、熟悉和了解,這是文化倡導的最終目的。對于書畫愛好和創作者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現場教學過程中,姜老師親身點撥,學生們認真聆聽,對老師就書畫方面應了解和深入把握的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可謂受益匪淺,對其今后的創作起到了十分有效的推動作用。
蔡益萍/文 朱文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