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祭祖是華人的傳統習俗,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緬懷自己的祖先,祈求、報答祖先的庇護和保佑。

華夏始祖大禹是我們中華兒女共同的祖先。
說起祭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每年谷雨舉辦的國祭典禮。

而對于眾多姒姓大禹后裔來說,每年農歷正月初一的族祭也是整個家族的重大活動。4000年來,禹陵姒姓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每年都要進行族祭。

早上9時18分,在鑼鼓聲中,百余人著正裝,抬著牛、羊、豬頭,五谷雜糧,水果等祭品,從守陵村出發,手舉姒族祭禹旗幟,浩浩蕩蕩前往大禹陵禹廟大殿祭祀。





9 時50分,祭祀活動正式開始。全體肅立、鳴禮炮、敬獻祭品、敬獻花籃、紹興市姒族研究會會長、大禹第143代孫姒茂利誦讀祭文,后裔族人代表先后向大禹像鞠躬、敬香,代表全體大禹后裔向祖先行禮,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大禹祭典除公祭、族祭外,民祭活動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中國成立后,各種形式的民間祭禹活動綿延不絕,不論是姒氏、夏氏、禹氏等宗族后裔,還是千百萬華夏子孫,在奉祀我們偉大先祖的活動中都得到精神上洗禮與升華。


近年來,會稽山(大禹陵)景區開展民祭大禹活動,各界人士自發組織前來祭祀大禹,既表達了對華夏始祖大禹的深切緬懷,又是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揚大禹精神的良好展現。
會稽山景區 裘航 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