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紹興客戶端首席記者 周能兵 文 石皎月 攝
點點筆墨的香氣中飄逸著神韻,靈秀的線條在陶瓷中躍動著生命的活力。5月18日上午,書法圣地蘭亭又演繹著風雅和神奇:筆和墨、泥與火藝術在此相融,傳統的藝術陶瓷與書畫相得益彰。
5月18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旅游集團聯合主辦的“千年青瓷薈萃 南北對話蘭亭”——陶瓷與書畫論壇暨藝術家交流活動在蘭亭舉行,中國工藝大師、美術大師、書法大家云集在蘭亭,陶瓷與書畫在蘭亭這一文化高地里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



書法和陶瓷堪稱中華民族傳統藝術雙絕,但筆和墨的藝術與泥與火的藝術如何才能更好的相融?一代瓷藝巨匠關寶琮說,陶瓷是點土成金的藝術,是最有潛力、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讓陶瓷與書畫相融,是一輩子也學不完的。因此需要傳承創新,向傳統學習,向創新學習。
“蘭亭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性符號,站在中國文化的高地上的蘭亭,能與任何一種文化進行對話?!?中國將軍藝術協會副會長紀東將軍曾擔任過周恩來總理警衛秘書,他認為,書畫為陶瓷增光,陶瓷為書畫增彩,書法放在陶瓷上,有著一種出乎意料的美,陶瓷也因此更顯其美,兩者相融,美美更美。陶瓷與書畫對話,是對書法與陶瓷藝術的發掘,是一種藝術的探索和創新,陶瓷與書畫交流相融,就會產生一種新的藝術境界,而在蘭亭演繹的這場對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創新,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陶瓷與書畫能否完美結合?回答是毫無疑問的。我省著名書法家鮑賢倫曾展出了十幾幅自己陶瓷與他書法結合的作品,內容和形式完美的結合,受到了人們的好評。省書協副主席王波談及到此事時說,陶瓷與書畫結合,為當代書畫家提供了新的藝術空間。陶瓷與書畫要想完美的結合,其文學性、文化性的藝術要求就會更高。王波還說了自己購買瓷器的一個秘訣:沒有題款的不買。比如,民國時期的瓷器如果有題款現代人就難以假冒,因為民國時期的瓷器上的題款,其筆法到位,書寫速度快,書法造諧高,氣息逸出,讓人感到胸有成竹,書法有著神韻,難以模仿。目前,許多知名書法家只擅長寫字,如果陶瓷與書法完美結合,就能將兩種藝術推到一個新的高峰。
今天,王右軍祠內,青花閃耀著古樸的意味,墨香沉醉在瓷的意境之中。關寶琮、路桂筠、紀東、劉克仁、鮑賢倫、王波、陳力農等書畫名家和工藝大師們在王右軍祠現場創作,讓陶瓷與書畫相融。人們在此真正欣賞、領略到了陶瓷靜態之韻,書藝飄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