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要求,國家文物局推出了“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文物保護科技區域創新聯盟(浙江省)2009年正式成立以來,充分整合文博單位、高校、相關企業力量,積極推進產學研政的深度合作,為提升我省的文物保護、傳播與利用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此,由浙江省圖工委、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省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館、西湖博物館、蘭亭書法博物館、杭州銀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與博物館聯合商定并成立了中華文明進校園工作組。
5日,在中國茶葉博物館龍井館就“高校圖書館文化產品需求探討”、“博物館展覽及巡展情況介紹”、“博物館展覽進高校實際運作現狀”、“中華文明高校行運營模式及實施計劃探討”這幾項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蘭亭書法博物館副館長喻革良在會上主要介紹了蘭亭書法博物館的基本概況、可輸出展覽、講座等情況。并對展覽如何進高校以及高校的學生如何走進博物館的問題,并希望從中找到一個正確的切入點。
經過各個單位的商討,最后決定啟動“博物館展覽進校園試點工作”,而我們蘭亭書法博物館將與浙江大學共同合作推出《蘭亭的故事》展覽。此項展覽的推出,對于宣傳蘭亭的歷史文化有著積極意義,將會讓更多人認識蘭亭,了解蘭亭。讓蘭亭文化走進高校,走入每一位學子心中;讓陽春白雪的書法文化進入公眾視野,這既是我們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具體實踐,亦是博物館自身開展公共教育、傳播優秀文化的內在要求。學生從我們的展覽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開拓視野,而我們則傳播蘭亭文化、普及書法知識,這是互利共贏的結果。我們也相信,隨著展覽的推出,蘭亭書法博物館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服務人群也將會進一步擴大。這對于我們來說,亦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管曉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