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房屋的最初輪廓,
它有著古樸蒼涼的歲月色彩,
它涵蓋了中國古代最根本的生活內涵,它就是用于頂檐上的建筑構件
——瓦當。


屋瓦皆仰,兩仰瓦之間,上覆半規之瓦,名瓦當,也叫“瓦頭”、“筒瓦”。
瓦當本是古代中國建筑中覆蓋建筑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主要有防水和排水之用,然而匠師們卻以自己精湛的技藝,在這樣一方小小的圖形空間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天地。



中國古人崇尚自然之美,他們在無意間營造出了與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樸,這種不加修飾的簡樸瓦當,完美地體現了東方的智慧,給人們帶來貼近 自然的心靈驛動。
縱向排列的青灰色瓦片,瓦瓦相盾,讓中國的屋頂平滑而連續,從檐下引向屋面、屋頂直至遙遠的天際,給人廣闊深遠的想象空間。


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但即便是不同的朝代,瓦當上的圖文,也寄寓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美好祝愿。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禹陵瓦當簡而不俗,夸而不飾。


瓦當起初為素面,后來逐漸出現花紋、動物圖樣。從幻想中的猛獸饕餮、四神圖騰,到自然中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描繪出了一個豐富熱鬧的世界。


古樸靈動的動物瓦當,代表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和動物天真狂放的氣勢。



漫長的歲月里,它們在不為人注意的屋頂上默默老去,像是最忠實的守護者,雖然歷經千年風雨的剝蝕,卻依然堅守在自己的位置,向世人訴說著時光深處最動人的故事。
會稽山景區 裘航 文 圖